高级会计实务冲刺班讲义 (一)
2009年《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新旧对比
第一章 金融工具
本章大纲内容增加了“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其认股权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有关权益工具定义的,应当按照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减去不附认股权且其他条件相同的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后的差额,确认一项权益工具(资本公积)。”
第二章 资产减值
本章大纲在金融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中增加了“权益工具发行方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条件。
第三章 收 入
本章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处理由三种情况改为了两种情况。“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的,应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
本章大纲的主要变化是将成本法的核算方法进行了修订。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将成本法的核算方法修订如下:“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不再区分发放的是否是清算型股利,也不再冲减和恢复投资成本。另外,还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不再对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的相互转换做具体要求。
第五章 所得税
本章大纲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第六章 或有事项
本章大纲内容只是对亏损合同的表述进行了修改:“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预计负债。其中,亏损合同是指在履行合同义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的成本预期将超过与合同相关的未来现金流入经济利益的合同。预计负债的计量应当反映退出该合同的最低净成本,即履行该合同的成本与未履行该合同而发生的补偿或处罚两者之中的较低者”。实质上没有发生变化。
第七章 财务报告
本章大纲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第八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
本章大纲总体来说,内容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删除政府会计改革中的部分内容,删除了“正在制定的准则或项目有:公共部门会计概念框架、社会福利、服务特许权协议、记成资产、财政可持续性等”。
第九章 财务战略与财务分析
本章大纲内容在财务战略中增加了下列内容: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战略
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区域向全球、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外向型向内需型经济的不断扩散和蔓延,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深刻的影响。企业可以选择以下战略:
1.安全稳健战略
(1)调整投资。对于非核心主业、盈利能力不强,发展前景不明朗的出口型产品等可以采用调整结构策略,保证核心要素的资源需求。同时,利用资源要素价格降低的机遇,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为新市场、新客户的开始积极准备,并从战略高度重视“软实力”的投资等。
(2)多渠道融资。除银行贷款外,企业要积极运用票据、债券、信托、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等方式。同时,应尽量避免“短融长投”。
(3)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现金流管理的重点是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宁可通过折价销售、现金折扣等方式适度降低利润。也要加快现金收回。
(4)严格成本费用控制。首先,应当建立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成本费用控制理念;其次,应当建立整个价值链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再次,要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5)建立财务预警机制。作为经济决策的重要支撑系统,公司财务部门要缩短经济运行分析的周期,做到月度指标分析、季度全面分析,并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及时向决策层提供预警信息和危机应对的财务预案。
2.逆势增长战略
金融危机时期一些优质企业的价值被低估,应当适时通过并购,实现逆势增长。逆势增长至少具备三个能力:(1)消化被并购企业财务问题的能力;(2)实施整合(特别是财务整合)的能力;(3)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逆势增长的财务相机决策需要关注以下问题:逆势增长的财务目标是为了简单的规模扩张还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企业目前的现金流和再融资能力能否支撑持续的扩张;新进入的产业和产品与现有产业和产品能否适应经济周期和现金循环周期并具有互补性;财务管理团队是否具备财务整合和管控的能力。”
第十章 资金管理 本章大纲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第十一章 内部控制 本章大纲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第十二章 会计、税收及相关法规 本章大纲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前 言
冲刺阶段的学习方法建议
1.进入冲刺阶段之前,建议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与总结。
(1)阅读一遍自己在第一阶段学习时的笔记以及做过的题目,加深对于有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
由于刚开始学习时,对于全部内容以及考试的特点不是很了解,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往往比较单一,全部学习一遍之后,应该说对于本门课程以及试题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复习以前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时,可以前后联系。
比如在学习第四章时,可能我们只关注本章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企业合并的内容,但当我们结束基础班学习时,我们会发现本章与后续的关联方判断、企业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均有联系,而这也正是近几年必考的一个内容。
(2)全面阅读一遍大纲,掌握大纲的总体情况以及某些知识点的位置,要达到一提到某个知识点就能很快查找到大纲原文。
2.不看大纲,听冲刺班阶段课件,对
3.找出最近3年的试题做一遍。
(1)掌握试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每年的试题都有一些往年考过的知识点,比如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要素等。通过最近3年的试题可以达到快速提高分数的效果。
(2)研究答题技巧。
考试是一门做题的艺术,必须重视答题技巧。
比如一般判断正误,说明理由的,要分为两部分: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如果还要求说明正确做法的,就要分为三部分。不要混在一起。
另外注意题目要求说明理由的,如果不能具体说出法律法规的名称,千万不要乱说,如果将总会计师条例的内容说成会计法的内容,这肯定是要扣分的,遇到这种情况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应当……”。这样就可以避免无谓的失分。
再比如,某项业务涉及到的税种,如果不能全部说出,可以只叙述其中主要的税种,然后加一个“等”字。
第 二 章 资产减值
考情分析2003、2004、2005年、2007年独立案例;2006年、2008年与所得税结合案例。
本章为重点章,今年仍应引起关注。尤其是与金融工具结合。
第一节 存货的减值
一、减值迹象的判断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存货检查时如发现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一)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一般原理